我与“嘉”相遇,我自与“嘉”共荣

作者:人文与传播学院 王湘怡撰稿:摄影:资料图/顾恺恒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2020-01-17点击数:227


  世间一切都是相遇,春遇到夏就有了岁月,天遇到地就有了永恒,人遇到人就有了生命,而我遇到“嘉”就有了芳华。
 
  上嘉庚学院,对于我而言是意外。高考报考时,老爸翻开高考志愿指南,看见嘉庚学院,问我你知道陈嘉庚吗?我摇了摇头,他告诉我:陈嘉庚是著名华侨,为中国教育事业倾尽一生心血,并且不惜倾家荡产,创办了厦门大学。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产生了兴趣。
 
  就这样我踏入了“嘉”门。初入校园的我被那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的主楼群所震撼,它们从内而外散发出的古朴庄重使我肃然起敬。站在嘉庚广场静静注视它们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战火弥漫的年代。也是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担子。
 
  走进“嘉园”,看过那波光粼粼的栖霞湖、让人齿颊留香的食堂、灯火阑珊的“小巨蛋”,我才真正明白“嘉”除了大气恢弘之外还有笙歌鼎沸。
 
  林清玄曾言: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但是嘉庚学院却是一个意外,它丰盈的内在就蕴含在那张扬的外表之下。在短短的两周军训的日子里,烈日下为受伤学员奔波得汗水淋淋的行政秘书兼辅导员,十七公里拉练中与我们同甘共苦的学长学姐;正式上课时,一大早就在图书馆门前大排长龙晨读的新生,讲台上激情四溢的教授,自习室中埋头苦读的学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校训“止于至善”最真实的写照。所有“嘉”人都在践行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嘉庚精神。
 
  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源,不计其数的社团活动,自由民主的选课模式,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嘉庚学院的美好让初入大学殿堂的我应接不暇。然而,渐渐地我在校园中迷失了方向,浪费大把时间在寝室,在各式各样的社团中毫无头绪地穿梭。这样虚度时光的我,自己却毫不知情。终于生涯规划课上老师问我们:“你们大学四年毕业要干什么,考研、就业还是继续在妈妈的怀里啃老?”“你们来到嘉庚学院是为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瞬间给浑浑噩噩的我当头一棒。我开始认真思考这四年我要做什么,四年后我会在哪里。
 
  的确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在18岁这个转折点上,我奋斗12年的理想已经在高考结束时告一段落了,新的人生阶段已经开始了,而我却在人生的新起点上不断徘徊打转。多亏了老师们让我迷途知返,在最美的年华里不负青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方向。现在的我为了四年后的考研,每天围绕着图书馆转,似乎很单调,但很充实。
 
  我想迎着晨光实干,也不想面对晚霞幻想。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而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尽早与你靠近,与你共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注:文章略有改动,本文获“新时代·梦想‘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9年征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