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最热

陈巧恩:去见一个陌生人 让他对你倾吐内心

作者:撰稿:学生新闻社 李雯 陈嘉懿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学生新闻社 何楠 郑舜壬编辑:2022-10-19点击数:10


  10月14日中午,学生新闻社在主楼群2号楼208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场跨部门联合培训分享会,传媒中心职员陈巧恩围绕校园记者们关心的采访、提问等实操业务展开分享。



  陈巧恩是学生新闻社新闻采编工作室指导老师,具有多年媒体从业和学生记者指导经验。培训中,她以“去见一个陌生人 让他对你倾吐内心”为题,从提问的意义、好奇心的重要性、采访小技巧、采访的流动性四个部分,层层铺垫,由浅入深地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采访经验。


  在讲到驱动好奇心时,陈巧恩以校网的一篇新生故事为例介绍——那是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位女生,入学前,她曾获得过不错的音乐奖项。入学当天,校园记者对其进行专访,了解到这位音乐才女的很多故事,包括来自扬州、喜欢汉服、曾与著名钢琴家郎朗合奏等。“除了记录下这些素材,作为记者,我们的某一根神经应该发出‘警报’了!”陈巧恩说,这位女生和郎朗合奏时是几岁,在哪里,在什么样的机遇下,合奏曲目是什么?郎朗对她说什么了吗?……这些都应该成为记者当下迫不及待、争先恐后要输出的问题。“只有具备了好奇心,才能促使你去了解、调查一些事情并尽可能地由此及彼、穷根索源。如果记者没有好奇心,对一切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那么就不可能有欲望去了解一些事情,尽管是一些很好玩的事情。 ”她鼓励校园记者们带着好奇心去实践,打破经验积累和固有的思维范式,诚实、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以及采访里的每一个人。


  “做好案头工作、学会破冰暖场、引领采访者进入特定场景,实现共情”,陈巧恩分享了四个采访小技巧。其中,在“做好案头工作”方面,她建议校园记者们,每一次采访活动正式开始前,都应努力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知识,完成基本的知识扫盲;要尽量熟悉、研究采访对象;还要善于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取舍与运用。“比如,去采访一场关于红树林的讲座,记者绝不能不了解红树林。不一定要多精深,但要努力精深。甚至,主讲人的相关著作,也需要在讲座开始前翻一翻的。”陈巧恩引用《采访技巧》里的论述说,采访是一门礼尚往来而又短兵相接的学问,它首先要获得信任,然后才能获得情况,而了解是获得信任的第一步。


  最后,陈巧恩以不同提问方式引发不同谈话欲望为例直观地说明了采访是一种“流”,如流水一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追问细节往往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收集到更多材料;相应的,对事件进行评价和总结,一般会终止当前的话题,转向新的方向。采访与被采访,应该像太极推手,“你来我往,制心一处,螺旋上升、持续深入”。


  培训结束后,学生新闻社的龚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分享,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采访天赋,感觉备受鼓舞。驱动自己的好奇心,打破思维范式,与他人实现共情,这些对摄影工作和采编工作都十分重要,这也使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编辑:林妙亭]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审核:彭欢]